image
换个颜色:                   
诗词鉴赏 >> 唐朝 >> 王昌龄 >> 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
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
【添加时间】:2011-02-08 00:00:00  【浏览次数】:894
内容 注释
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作品】:青楼曲二首
【内容】: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注释

【注释】:
《青楼曲》第一首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前进,渐走渐远,到后来就只见马后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少妇正在弹筝,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好象这一切早就在她意
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场景平静,给人以优美的感觉。这两种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衬,对照鲜明。

诗人是怎样把这两个不同的场景剪接在一个画面上的呢?这就是通过楼头少妇的神态,把长安大道上的壮丽场景,从她的眼神中反映出来。表面上她好象无动于衷,实际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欣羡,于是就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着那马上的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人影全无,还没
有收回她的视线。“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我们仿佛还听到她从筝弦上流出的愉快的乐声。这少妇跟马上将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此关注他的行动呢?这可从《青楼曲》的第二首中找到答案。原来那马上的将军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来,封侯拜爵,连他部队里许多骑将
都爱到封赏。“春风得意马蹄疾”,他们经过驰道回来时,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去了。把这两首诗合起来看,前一首描绘的当是一支皇家大军凯旋归来的场景。由于这次胜利的不平常,连皇帝都亲自出迎了,作为将领的妻子,她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诗人未用一句话直接抒写她内心
的激动,只是写她从楼头看到的热烈场景,读者却可想象到她面对这热烈场景时的内心感受。

这正如北宋诗人梅尧臣对诗创作所概括的两句话:“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长杨是西汉皇家射猎、校武的大苑子,建章宫是汉武帝建造的,都在西汉都城长安的近郊。盛唐诗人惯以汉武帝比唐玄宗,此诗也如此。诗人是借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画卷反映盛唐时期的现
实面貌。

这幅描写大军凯旋的历史画卷,使人联想到唐代前期国容威赫,实力强大。试想一支千军万马的军队,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严明的纪律,怎能够旗帜鲜明、队伍整齐地前进,连楼头弹筝少妇都丝毫不受惊动?诗里还反映了唐代都城长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这支强大的军队,维护
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从楼头少妇的眼中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晋以来以及南北朝长期分裂的痛苦教训,整军经武,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与强盛。“聘得良人,为国愿长征。”(敦煌曲子词)在这盛极一时的封建帝国里,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在这两首诗中,一种为国立功的光荣感,很自然地从一个征人家属的神态中流露出来,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王昌龄 【作者小传】: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適、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王昌龄】的其它作品
琴(孤桐秘虚鸣)[2279]
萧驸马宅花烛(青鸾飞入合欢宫)[1565]
送李五(玉碗金罍倾送君)[1428]
卢溪别人(武陵溪口驻扁舟)[1299]
送别(春江愁送君)[1203]
送朱越(远别舟中蒋山暮)[1195]
送吴十九往沅陵(沅江流水到辰阳)[1118]
胡笳曲(城南虏已合)[1105]
送人归江夏(寒江绿水楚云深)[1092]
秋日(反照入闾巷)[1080]
奉赠张荆州(祝融之峰紫云衔)[1079]
行路难(双丝作绠系银瓶)[1058]
上同州使君伯(大贤本孤立)[1054]
浣纱女(钱塘江畔是谁家)[1043]
送狄宗亨(秋在水清山暮蝉)[1042]
甘泉歌(乘舆执玉已登坛)[1042]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1025]
又(桑叶下墟落)[1019]
殿前曲二首(贵人妆梳殿前催)[1014]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993]
太湖秋夕(水宿烟雨寒)[984]
送刘十五之郡(平明江雾寒)[976]
朝来曲(月昃鸣珂动)[969]
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968]
相和歌辞·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962]
过华阴(云起太华山)[960]
裴六书堂(闲堂闭空阴)[947]
送裴图南(黄河渡头归问津)[945]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太清闻海鹤)[936]
宿灞上寄侍御(独饮灞上亭)[935]
送单十三毕五归(寒江绿竹楚云深)[924]
城旁(降奚能骑射)[923]
还山贻湛法师(幼闻无生理)[921]
大梁途中作(怏怏步长道)[920]
别陶副使归南海(南越归人梦海楼)[912]
驾幸河东(晋水千庐合)[911]
留别司马太守(辰阳太守念王孙)[902]
少年行二首(西陵侠少年)[900]
秋兴(日暮西北堂)[899]
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894]
送李棹游江东(清洛日夜涨)[882]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881]
咏史(荷畚至洛阳)[869]
留别岑参兄弟(江城建业楼)[869]
观猎(角鹰初下秋草稀)[867]
送窦七(清江月色傍林秋)[866]
送谭八之桂林(客心仍在楚)[860]
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843]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自从别京华)[841]
李四仓曹宅夜饮(霜天留后故情欢)[835]
寒食卧疾喜李少府见寻(弱冠早登龙)[830]
驾出长安(圣德超千古)[811]
送张四(枫林已愁暮)[801]
送任五之桂林(楚客醉孤舟)[800]
送薛大赴安陆(津头云雨暗湘山)[800]
赠史昭(东林月未升)[796]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吴)[783]
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775]
塞上曲(秋风夜渡河)[743]
失题(时与醉林壑)[694]


您看过的诗词
  • 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 (1)
  • 临江仙(功行三千宜五福) (1)
  • 怆故人旧居(惆怅至日暮) (2)
  • 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充赋名今遂) (3)
  • 今日访问TOP10
  • 竹枝词(十二山晴花尽开) (8)
  • 浣溪沙(无限春情不肯休) (8)
  • 浣溪沙(多病嫌秋怕上楼) (8)
  • 瑞鹤仙九首(过重阳三九) (8)
  • 怀远(隙尘何微微) (8)
  • 南中荣橘柚(橘柚怀贞质) (8)
  • 感皇恩(何处是云庵) (8)
  • 好事近(雨後欲斜阳) (8)
  • 苏幕遮(老相邀) (8)
  •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8)
  • 累计访问TOP10
  • 送从弟归河朔(故乡那可到) (145917)
  • 九日言怀(二九即重阳) (54499)
  • 秋月夜(旅雁迎风度) (50531)
  • 云门山投龙诗(晓登云门山) (39355)
  • 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 (29407)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26212)
  •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秋扇) (26126)
  •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君行登陇上) (20606)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18731)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18435)
  • 本周访问TOP10
  • 秋晚书怀(看看秋色晚) (72)
  • 定风波令/定风波(梅粉梢头雨未乾) (69)
  • 秋夜僧舍闻猿(哀猿听未休) (68)
  • 别孟都督(平芜霁色寒城下) (67)
  • 好事近(雨後欲斜阳) (67)
  • 送灵应上人(遍参尊宿游方久) (67)
  • 生查子(春寒入翠帷) (67)
  • 生查子(轻云浅护霜) (66)
  • 酹江月/念奴娇(平生英气) (66)
  • 朝日敕赐百官樱桃(仙果人间都未有) (66)
  • 最新更新 Top 10
  • 昨日歌 (7558)
  • 今日歌 (7950)
  • 钱鹤滩《明日歌》 (5728)
  • 文嘉《明日歌》 (5602)
  • 有志(天下无难事) (5920)
  •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 (7848)
  • 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 (8106)
  • 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 (5664)
  • 南游吟草(武夷三十六雄峰) (8629)
  •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7214)
  • Copyright © 2009 uzai.ca All Rights Reserved

    A1 | A2 | A3 | A4 | A5 | A6 | B1 | B2 | B3 | B4 | B5 | B6 |
    C1 | C2 | C3 | C4 | C5 | C6 | D1 | D2 | D3 | D4 | D5 | D6 |


    执行时间:  108.97088050842 ms   
    image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