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换个颜色:                   
诗词鉴赏 >> 先秦 >> 诗经 >> 东山(我徂东山)
东山(我徂东山)
【添加时间】:2011-02-08 00:00:00  【浏览次数】:2284
内容 注释
东山(我徂东山)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作品】:东山
【内容】:

我徂东山,慆慆[1]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2]者蠋[3],烝[4]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果臝[5]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6]蛸在户。
町疃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注释

【注释】:

[1]:音滔,久远
[2]:音冤,虫卷曲
[3]:音竹,毛虫,桑蚕
[4]:音征,放置
[5]:音裸
[5]:瓜蒌
[6]:音霄;蠨蛸:长脚蜘蛛
聿:音玉,语助词
栗薪:束薪
仓庚:黄鹂,黄莺
皇:黄白相间。驳:红白相间
缡:女子的佩巾



诗经 【作者小传】: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
附:《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二,《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这正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第三,与上述第二项相联系,《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无论是主要产生于社会上层的大、小《雅》,还是主要产生于民间的《国风》,都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关心社会政治与道德,敢于对统治阶层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判,应该说是《诗经》的优秀之处。但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正像我们在前一节中举例分析的那样,这一种批评完全是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的立场上的,在根本上起着维护现有秩序的稳定的作用,而不能不抑制个人的欲望与自由。就以《相鼠》一诗来说,它可能是批评统治者荒淫无度的生活,也可能是批评对“礼仪”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破坏行为。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诗对于这两种现象都是适用的。要说《诗经》这一特点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要说明:《诗经》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后世经过曲解而被强化了。本来不是直接反映政治与道德问题的诗,包括众多的爱情诗,在汉代的《毛诗序》中,也一律被解释为对政治、道德或“美”(赞颂)或“刺”(批评)的作品。因而,一部《诗经》,变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后代诗人继承《诗经》关注社会政治与道德的特色,同样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提倡这一特色,可以纠正文学过分趋向游戏和唯美倾向,发扬文学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不适当地过分强调这一点,也必然妨害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达。

  第四,《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看起来,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态度是很激烈的。但这种例子不仅很少,而且并不能说是纯粹的“个人感情”,因为作者是在维护社会原则,背倚集体力量对少数“坏人”提出斥责。像《雨无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评的对象是多数人,则已显得畏惧不安。至于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由此带来必然的结果是:《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后代的诗歌,也是以抒情——抒忧伤之情较为普遍。克制的感情,尤其忧伤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委婉曲折,波澜起伏。由此,形成了《诗经》在抒情表现方面显得细致、隽永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诗歌。另外需要说到,尽管《诗经》的抒情一般比较平和,却依然是真挚而动人的,而且也并非没有明朗欢快、天趣盎然之作。后代儒家把《诗经》中的所有作品都说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并不能抹杀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爱情诗对人们的感染力。因此,在封建专制时代,当文学道德化倾向、说教倾向变得过度严重时,诗人们也会打出《诗经》的权威旗号,要求给感情以应有的、至少是适度的承认。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明月篇序》就是一例。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深闺小姐杜丽娘诵读《关雎》而产生对于爱情的渴望,又是一例。

  以上主要从内容、思想倾向、抒情特点等诸方面论述了《诗经》的几个重要特色。这些特色对中国后代文学的影响都很深远。下面再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简略介绍一下《诗经》的特色,这些方面的影响,情况各有不同。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为主干,可以由此推想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至汉代以后,四言诗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写,但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诗型了。反而在辞赋、颂、赞、诔、箴、铭等特殊的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典型的例子,如《周南·芣芑》:采采芣芑,薄言采之。采采芣芑,薄言有之。采采芣芑,薄言掇之。采采芣芑,薄言捋之。采采芣芑,薄言袺之。采采芣芑,薄言襭之。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六个动词,不但写出采摘的过程,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韵律,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清人方玉润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断忽续。”(《〈诗经〉原始》)这么说也许多了一些想象,但叠徽章重句的美感,确是很动人的。四言诗衰微后,这种形式也被捐弃,只能偶一见之。倒是在现代歌曲中,又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之理。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如《诗经》首篇的《关雎》,“关关”(叠字)形容水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也有生动的形象。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虽然从《诗经》到汉赋还间隔许多环节,但说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诗经》,也未尝不可。“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

========================
引自《中国书生·金海书屋》

【诗经】的其它作品
车邻(有车邻邻)[3110]
蒹葭(蒹葭苍苍)[2722]
车舝(间关车之舝兮)[2705]
晨风(鴥彼晨风)[2661]
风雨(风雨凄凄)[2462]
臣工(嗟嗟臣工)[2405]
楚茨(楚楚者茨)[2340]
杕杜(有杕之杜其叶湑湑)[2300]
绸缪(绸缪束薪)[2292]
东山(我徂东山)[2284]
羔裘(羔裘如濡)[2119]
燕燕(燕燕于飞)[2038]
大叔于田(叔于田)[2001]
芣苢(采采芣苢)[2000]
大田(大田多稼)[1931]
丰年(丰年多黍多馀)[1893]
汝墳(遵彼汝墳)[1853]
采蘩(于以采蘩)[1834]
板(上帝板板)[1787]
汾沮洳(彼汾沮洳)[1783]
大东(有饛簋飧)[1774]
棫朴(芃芃棫朴)[1758]
访落(访予落止)[1736]
击鼓(击鼓其镗)[1725]
将仲子(将仲子兮)[1724]
维清(维清缉熙)[1704]
鸨羽(肃肃鸨羽)[1693]
杕杜(有杕之杜有睆其实)[1683]
荡(荡荡上帝)[1673]
大车(大车槛槛)[1665]
大明(明明在下)[1665]
山有枢(山有枢)[1663]
伐檀(坎坎伐檀兮)[1643]
白驹(皎皎白驹)[1643]
素冠(庶见素冠兮)[1630]
韩奕(奕奕梁山)[1620]
甫田(无田甫田)[1612]
云汉(倬彼云汉)[1608]
出其东门(出其东门)[1599]
丰(子之丰兮)[1598]
敝笱(敝笱在梁)[1592]
葛生(葛生蒙楚)[1589]
出车(我出我车)[1588]
东方之日(东方之日兮)[1588]
菁菁者莪(菁菁者莪)[1582]
鹑之奔奔(鹑之奔奔)[1574]
宾之初筵(宾之初筵)[1551]
隰有苌楚(隰有苌楚)[1517]
定之方中(定之方中)[1495]
东门之杨(东门之杨)[1467]
东方未明(东方未明)[1465]
东门之墠(东门之墠)[1461]
摽有梅(摽有梅)[1455]
雨无正(浩浩昊天)[1427]
柏舟(泛彼柏舟)[1408]
二子乘舟(二子乘舟)[1400]
关雎(关关雎鸠)[1338]
无衣(岂曰无衣七兮)[1320]
狼跋(狼跋其胡)[1279]
采蘋(于以采蘋)[1250]


您看过的诗词
  • 东山(我徂东山) (4)
  • 今日访问TOP10
  • 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华原磬) (22)
  • 寄远其七(妾在舂陵东) (18)
  • 郊庙歌辞·让皇帝庙乐章·酌献(八音具举) (18)
  • 沁园春(紫陌芳尘) (18)
  • 一落索(春风吹断前山雨) (16)
  • 鹤冲天(梅雨霁) (16)
  • 过秦楼(水浴清蟾) (16)
  • 浪淘沙(摇曳万丝风) (15)
  •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前者途中一相见) (14)
  • 柴门(孤舟登瀼西) (14)
  • 累计访问TOP10
  • 送从弟归河朔(故乡那可到) (145718)
  • 九日言怀(二九即重阳) (54279)
  • 秋月夜(旅雁迎风度) (50298)
  • 云门山投龙诗(晓登云门山) (39091)
  • 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 (29171)
  •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秋扇) (25883)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25728)
  •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君行登陇上) (20411)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18506)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18257)
  • 本周访问TOP10
  • 夏日李公见访(远林暑气薄) (67)
  • 倚杖(看花虽郭内) (63)
  • 减字木兰花(风鬟雾鬓) (62)
  • 归朝欢(五月人间挥汗雨) (58)
  • 满庭芳(腊雪方凝) (57)
  • 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 (56)
  • 重送徐州李从事商隐(晓乘征骑带犀渠) (55)
  • 三月晦日会李员外,座中频以老……(三月唯残一日春) (53)
  • 临江仙(小样洪河分九曲) (51)
  • 塞下曲二首(雪满衣裳冰满须) (50)
  • 最新更新 Top 10
  • 昨日歌 (7387)
  • 今日歌 (7812)
  • 钱鹤滩《明日歌》 (5565)
  • 文嘉《明日歌》 (5353)
  • 有志(天下无难事) (5736)
  •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 (7678)
  • 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 (7893)
  • 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 (5500)
  • 南游吟草(武夷三十六雄峰) (8433)
  •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7050)
  • Copyright © 2009 uzai.ca All Rights Reserved

    A1 | A2 | A3 | A4 | A5 | A6 | B1 | B2 | B3 | B4 | B5 | B6 |
    C1 | C2 | C3 | C4 | C5 | C6 | D1 | D2 | D3 | D4 | D5 | D6 |


    执行时间:  339.00594711304 ms   
    image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