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换个颜色:                   
诗词鉴赏 >> 宋朝 >> 张孝祥 >> 念奴娇(洞庭青草)
念奴娇(洞庭青草)
【添加时间】:2011-02-08 00:00:00  【浏览次数】:416
内容 注释
念奴娇(洞庭青草)

【年代】:宋
【作者】:张孝祥
【作品】:念奴娇
【内容】: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评析】    
  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情诗。它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中秋节前夕洞庭湖雄伟壮阔、晴明澄澈的绚丽画面,抒写了作者光明磊落、冰肝雪胆般纯洁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作者对投降派的蔑视。
  词的上片写湖上美景。开篇三句点地域与节候的特点,说明了这是一个接近仲秋节的、风平浪静的洞庭湖之夜。"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是词中壮丽的佳句,它形象地概括出洞庭湖广阔无涯、优美而又平静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泛舟湖上所得的乐趣。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以世间万物的主人翁而自居的思想境界。"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既是对洞庭湖的夜景加以补充,同时又是作者爱国抗金这一高尚人格的具体写照,暗地里还反映了作者对南宋小朝廷腐朽黑暗政治的憎恶和不满。'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两句,以虚带实,含而不露,似合而实起,引出下片。
 下片以"应"字领起,似承而转。作者回忆起"岭表经年"的为宦生涯,并以"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来象征自己纯正无私和洁身自好,这对谗害自己的政敌,无疑是一有力回击。在结构上,它又与上片"表里俱澄澈"的意境上呼下应。"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承上,进一步抒发积郁于胸的堂堂正气,暗示出尽管屡遭谗害,环境险恶,但自己依然两袖清风,稳操航向,安如泰山。不仅如此,词人还由此而产生出一段浪漫主义的幻想。"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是词中传神之笔,它进一步突现出作者襟怀坦荡、识见超迈与乐观豪爽的性格,颇有居高临下,对投降派不屑一顾的气势。煞尾,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结束全篇,更觉神余言外。
  这首词画面开阔,意境优美,大气磅礴,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艺术感染力很强。其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恰当的比喻。词中用"玉鉴琼田"来形容波平浪静与水晶般透明的洞庭湖,反衬出"扁舟一叶"之中的作者人格的纯洁高尚。"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比喻词人心地纯净,俯仰无愧。二是奇特的想象。词中幕天席地、友月交风的意境固然来自现实生活,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大胆的想象,决不会写得如此生动感人。至于同中写到的吸江酌斗、宾客万象的境界,则纯系想象之词了。正是由于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物写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才反映出作者强烈的爱憎与美的理想。作者正是通过想象这一心灵的眼睛去探察客观事物内部的奥秘,凭借想象这一心灵的翅膀向着理想的境界起飞。三是豪放的风格。古代描写洞庭湖的佳作层出不穷。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的《登岳阳楼》是著名的律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著名的散文。它们都以自己的特点和丰富的内容而千古不朽。但就平静的洞庭湖之夜并把自己置身湖上舟中来抒发豪情逸兴的佳篇,却并不多见。这一点充分显示出作者艺术上的独创性。这首词句句有人,笔笔含情,"情以物动,辞以情发",在艺术上达到了内情与外景水乳交融的妙境。词中那种豪放的风格,也由此产生。
--引自"梅影笛声"http://jlzs009.home.sohu.com/



张孝祥 【作者小传】: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简州(今属四川)人,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廷试第一。曾因触犯秦桧,下狱。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免职。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与张元干的爱国词章,对后来辛派词人的创作很有影响。有《于湖集》,词集《于湖词》。           -----引自"绝妙好词"http://w1908.top263.net

【张孝祥】的其它作品
菩萨蛮二二首(白头人笑花间客)[1291]
木兰花慢(紫箫吹散後)[1275]
减字木兰花(春如有意)[1238]
水龙吟(平生只说浯溪)[1205]
减字木兰花(人间奇绝)[1203]
虞美人(柳梢梅萼春全未)[1194]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闷来无那)[1187]
念奴娇(风帆更起)[1176]
卜算子(雪月最相宜)[1157]
柳梢青(草底蛩吟)[1152]
减字木兰花(枷花搦柳)[1131]
长相思(小楼重)[1130]
丑奴儿/采桑子(伯鸾德耀贤夫妇)[1129]
点绛唇(四到蕲州)[1109]
苍梧谣/归字谣(归猎猎薰风颭绣旗)[1108]
鹊桥仙(南州名酒)[1091]
忆秦娥(元宵节)[1076]
柳梢青(溪南溪北)[1071]
丑奴儿/采桑子(十分济楚邦之媛)[1070]
减字木兰花(一尊留夜)[1070]
画堂春(蟠桃一熟九千年)[1064]
减字木兰花(爱而不见)[1057]
减字木兰花(江头送客)[1046]
苍梧谣/归字谣(归数得宣麻拜相时)[1043]
二郎神(坐中客)[1007]
踏莎行(藕叶池塘)[1006]
减字木兰花(慈闱生日)[1003]
浪淘沙(溪练写寒林)[995]
六州歌头(长怀望断)[981]
减字木兰花(吹箫泛月)[980]
满江红(秋满蘅皋)[979]
丑奴儿/采桑子(珠灯璧月年时节)[973]
临江仙(罨画楼前初立马)[972]
踏莎行(万里扁舟)[971]
蝶恋花(画戟斿闲刀入鞘)[958]
丑奴儿/采桑子(无双谁似黄郎子)[954]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949]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947]
虞美人(清宫初入韶华管)[942]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941]
定风波(铃索声乾夜未央)[922]
丑奴儿/采桑子(年年有个人生日)[919]
水调歌头十五首(湖海倦游客)[917]
点绛唇(秩秩宾筵)[914]
蝶恋花(君泛仙槎银海去)[914]
卜算子(万里去担簦)[912]
眼儿媚(晓来江上荻花秋)[891]
念奴娇(星沙初下)[889]
木兰花/玉楼春(拥貔貅万骑)[872]
诉衷情(晚烟斜日思悠悠)[867]
清平乐(向来省户)[866]
虞美人(雪消烟涨清江浦)[863]
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823]
点绛唇(萱草榴花)[819]
柳梢青(碧云风月无多)[816]
如梦令(花叶相遮相映)[800]
卜算子(风生杜若洲)[796]
好事近(一朵木犀花)[774]
蓦山溪(雄风豪雨)[731]
南歌子(俭德仁诸族)[716]


您看过的诗词
  • 念奴娇(洞庭青草) (2)
  • 摸鱼儿(莫相疑) (1)
  • 奉酬鲁望醉中戏赠(秦吴风俗昔难同) (1)
  • 洞仙歌(一番好景) (2)
  •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刻石书离恨) (1)
  • 今日访问TOP10
  • 怀远(隙尘何微微) (8)
  • 酹江月/念奴娇(楚山无尽) (7)
  • 渔家傲(月黑天寒花欲睡) (7)
  • 再至长安(十年谪宦鬼方人) (7)
  • 浣溪沙(无限春情不肯休) (7)
  • 阿鸨汤(月照宫城红树芳) (6)
  • 飞雪满群山(冰结金壶) (6)
  •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渡口发梅花) (6)
  • 南中荣橘柚(橘柚怀贞质) (6)
  • 清源标公(师为众人重) (6)
  • 累计访问TOP10
  • 送从弟归河朔(故乡那可到) (145917)
  • 九日言怀(二九即重阳) (54499)
  • 秋月夜(旅雁迎风度) (50531)
  • 云门山投龙诗(晓登云门山) (39355)
  • 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 (29407)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26212)
  •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秋扇) (26126)
  • 杂曲歌辞·长相思二首(君行登陇上) (20606)
  •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18731)
  •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18435)
  • 本周访问TOP10
  • 秋晚书怀(看看秋色晚) (71)
  • 定风波令/定风波(梅粉梢头雨未乾) (68)
  • 生查子(春寒入翠帷) (67)
  • 永遇乐(槐幄如云) (66)
  • 别孟都督(平芜霁色寒城下) (66)
  • 送灵应上人(遍参尊宿游方久) (66)
  • 水龙吟(楚山木落风高) (66)
  • 酹江月/念奴娇(平生英气) (66)
  •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时辈已争先) (65)
  • 生查子(清歌忆去年) (65)
  • 最新更新 Top 10
  • 昨日歌 (7558)
  • 今日歌 (7950)
  • 钱鹤滩《明日歌》 (5728)
  • 文嘉《明日歌》 (5602)
  • 有志(天下无难事) (5920)
  •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小径深) (7848)
  • 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 (8106)
  • 狱中赠邹容(邹容吾小弟) (5664)
  • 南游吟草(武夷三十六雄峰) (8629)
  •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7214)
  • Copyright © 2009 uzai.ca All Rights Reserved

    A1 | A2 | A3 | A4 | A5 | A6 | B1 | B2 | B3 | B4 | B5 | B6 |
    C1 | C2 | C3 | C4 | C5 | C6 | D1 | D2 | D3 | D4 | D5 | D6 |


    执行时间:  114.22991752625 ms   
    image
     00